一片培育狀元的沃土,
一座知識滋養的文城。
休寧-狀元縣,文化城。
作為中國第一狀元縣,休寧該如何將文化底蘊“流于表面”?
一、城市背景
休寧縣,隸屬安徽省黃山市,位于安徽省最南端,東鄰屯溪區、歙縣;東北與黃山區、徽州區相連;西北與祁門縣、黟縣毗鄰;東南與浙江省淳安縣、開化縣交界;西南與江西省婺源縣、浮梁縣接壤。
休寧縣建縣于東漢建安十三年(208年),自宋嘉定十年(1217)至清光緒六年(1880),休寧出了19名文武狀元,是中國第一狀元縣。
二、現狀分析
1、狀元墻
空間:狀元墻入口處景觀缺失、造成空間層次的脫節難以形成連續性的空間景觀,應對其進行生態補位,形成完善的空間序列,改善城市生態風貌。
文化:僅有墻上的歷代狀元簡介,略有單薄,文化氛圍不夠凸顯。
2、街道
空間:原城市垃圾桶與城市文化氛圍不符,立足景觀中拉低協調性。
文化:垃圾桶的設計內容可以對應后方文化墻,呈相輔相成的趨勢。
3、非機動車停車處
空間:非機動車?枯^為隨意,視覺上顯得層次不齊,且美感較差。
文化:城非機動車停車處雖在城市中不起眼,但是能讓城市文化在細節中扎根,達到很好的傳播作用。
三、設計理念
狀元墻-百變組合
整體的造型可以根據需要而變化,中間的部分增加了狀元及第的字樣,體現出主題。休寧出了19名文武狀元,是中國第一狀元縣。素有“第一狀元縣”的美謄。而“狀元及第”象征功名和高官厚祿的寓意,兩側的圖案遠看像官帽,近看像屋檐,故有“天上麒麟子,人間狀元郎”之譽。
街道-筑巢垃圾桶花箱
根據整體的城市風格選擇了這款產品,下部收集垃圾為城市提供干凈的環境,上部為花箱美化環境,既體現出主題也增加了整體的道路功能和城市的溫度。箱體的造型也很符合場景元素的引用也以突出城市文化魅力為導向,產品與整體的場景也很貼切。
非機動車道-吉祥如意花箱
目前非機動車停車比較隨意,有了花箱的隔斷不僅為城市提供干凈的環境還可以規范停車,上部為花箱美化環境,既體現出主題也增加了整體的道路功能和城市的溫度。箱體的造型也很符合場景元素的引用也以突出城市文化魅力為導向,產品與整體的場景也很貼切。
四、專項設計
五、街道效果
城市底蘊藏于內,
由內向外,流于表面,
才能讓文化傳承,才能讓城市亮眼。